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夫欲取之必先予(第二更)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农家一锅出字数:2478更新时间:25/08/11 19:02:12
      “来,喝酒,喝酒活血,肩膀不舒服没事儿,睡一觉起来便好,晚上泡泡澡。”

      食堂又间隔出来一个单间,李易、李成器、李失活和李大酺四个人单独吃饭。

      李失活跟李大酺两个人的胳膊发麻,打枪打的。

      他们见识到了火枪的威力,一百丈远可穿甲。

      操作简单,随便一个人都可以用。

      射速快,打完一枪,装弹、放火帽,几个呼吸即能完成。

      两个人现在的心思根本未放在吃饭上,胳膊疼,无所谓。

      他们在害怕,他们看到了仓库,一个个仓库,一个个箱子,里面的枪怕不是有上万支。

      造枪的工坊始终不停歇,以后跟大唐似乎不应该打仗。

      他们根本不知道,没有上万支枪,一千多一点,枪不好造。

      李家庄子增加了二百个工匠家庭,依旧把一些枪的零件交给工盟的人造。

      材料成本倒是不高,工时太多。

      端起酒盅抿一口,呼出口酒气,二人终于舒服一点。

      “吃菜,今天专门制作的炒菜,放辣椒了。

      喜欢的话,等你们回去,送你们一人十斤辣椒面,你们炸成辣椒油。

      李都督坏了那个暖水瓶,没杀人吧?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想起个事情,暖水瓶坏掉,谁弄坏的?

      “可换新的,为何杀人?我族人不多。”李失活摆一下手。

      “不杀好,我这人心软,见不得血腥。别人流一滴血,我见了腿哆嗦。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表情真诚,似乎在说真的。

      李失活和李大酺就那么一听,打死他俩,他俩都不信。

      刚才抽血的时候,李易平静着呢。

      “那里有铁矿,还有好煤矿,都好挖,我就担心因为一个铁矿和一个煤矿死人。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还是那副悲天悯人的样子。

      李失活二人互相看一眼,瞬间想通刚才去打枪的意思了。

      警告,看样子铁矿和煤矿,能够参与进去。

      “与陛下说一声?”李大酺咽了一下唾沫 激动不已。

      “那两个地方我大唐占着 我说出来,有人因此出意外,我心中难安 唉!”李易又叹气。

      “不会 我们保证不会出任何问题。我们派人去挖,给我们一点就行 我们耕地用铁。”李失活保证。

      李大酺跟着说:“对,我们冬天取暖烧柴火不如烧煤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好吧。”李易准备给出一个他那时鞍山的大型露天铁矿,不是最大的、最好的。

      同时给出一个抚顺的东露天矿,阜新的海州煤矿他舍不得 鞍山的超级铁矿他舍不得。

      抚顺另一个更好的煤矿 西露天煤矿,他还是舍不得。

      抚顺的煤还有,却不能采,抚顺叫煤都,整个地下全是煤 很多地方挖空了。

      除非搬家,然后继续挖,煤好啊,还有大量的煤精、煤磺,以前煤精都当煤烧了。

      煤磺,即琥珀也烧。

      谁家冬天买一车煤,不是煤面子,煤块,然后很容易找到琥珀,几乎每一块煤上都能发现小琥珀。

      跟阜新的海州煤矿一起被倭国人占领,然后各种挖,往倭国的国内运。

      西露天矿是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,海州煤矿是亚洲第一大机械露天煤矿。

      李失活攥了攥拳头:“我们去挖,挖十斤,自己留一斤,其他的给你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别给我呀,给朝廷,倒是用不着那么大的比例。你们修路,有煤就能烧水泥。

      我告诉你们哪里的石头比较好,也是露天的,石头就摆在外面。

      咱们一起修,从这边往你们那里修,你们也往这边修。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要加强统治力,兵贵神速,路不好怎么运兵?

      去鞍山、沈阳和抚顺好办,有辽河,从辽河进浑河,整个一条线全穿。

      “船,我们要大船,装货等黄河有水了运货。”李大酺惦记起船。

      “明年夏天看看能不能开通航线,船到各处的码头停靠,你们把东西运到码头。

      你们出人装船,再随船过来买卖,不收你们船钱。

      从你们那里到长安免费,从长安回去还免费。

      你们在长安吃饭住宿要花钱,算你们便宜一点。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又给出承诺,可大方了。

      李成器在旁边蹙下眉头,却未出声。

      等两个人高兴地吃完饭去休息,李隆基找过来,李易泡功夫茶。

      “易弟,船费怎般计较?”李成器把情况先说给李隆基听,再问李易。

      “咱们自己的船,船员有钱赚,咱们补贴。

      从那边过来,咱们可以收东西,拿兑换券收,价钱比他们过来卖的低。

      等回去时,咱们带上自己的东西去卖,顺路带他们的人和货一程。

      有利润,赚多赚少而已。关键通过这个方式加强交流,你看我跟你说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讲解交流和民心的关系。

      契丹、奚族,还有渤海国,皆可通过免费的船来贸易。

      他们的工业和手工业不行,卖过来的东西俱是初级资源,价钱提不起来。

      卖完东西他们要买,正常来说会买什么?当然是长安的一些带有技术含量的商品。

      广个告,真心不错,值得装个,毕竟书源多,书籍全,更新快!

      这样的商品附加值高,本身有利润。

      那里的煤炭与铁矿石运过来了,形成补充。

      当地人会按照大唐长安,或者说京兆府的消费习惯来养殖、种植、采集、狩猎。

      凭借现在的武器和人数,想把东北的某种动物给杀绝了,不可能。

      最后契丹、奚族、渤海国对大唐的贸易形成依赖。

      打仗保证中断贸易,火枪先给看的,想一想通过战争夺取的机会有多大?

      既然贸易可以达到目的,东北地区便稳定。

      “这都不算什么,至少咱们还赚钱,利润少一点而已,京兆府百姓却能买到东北地区的特产。

      他们有了铁矿石和煤,会自己制作农具、工具、武器。

      突厥再想打他们,他们首先考虑的绝对不是投降,突厥给不了他们贸易福利。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又总结,国策,不能锱铢必较。

      曾经他的国家为了进联合国,给非洲提供了多少援助?是非洲兄弟把国家给抬进联合国的。

      其他西方国家,不一样通过各种金钱上的支援来获得好处么?

      何况大唐在免费提供航运的时候没倒贴,有利润。

      “他们想要窜天猴。”李成器提起李大酺对他说过的要求。

      “给,先给一批,包括炸药包,他们觉得好用,再廉价购买,不怕他们用来打我们。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还是那么大方,支援给他们武器,他们针对突厥更有底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