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千零三十九章 事有紧急当飞去(第二更)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农家一锅出字数:2484更新时间:25/08/11 19:02:12
      “二郎当无事。”旁边又过来一个老头,两个老头,亲兄弟。

      其实就五十来岁,只不过看着老,说八十也有人信。

      他们这里属于蜀地靠着更西北的位置,当地少数民族多,还有通婚的。

      家族里的人出事,大家全着急,瘸一条腿便少一个好的劳动力。

      若再落下病根,常年吃药,一家人不好过,一族人看着也难受。

      更可怕的是那样断腿的能死人,肿消不下去,然后撒尿费劲,最后就死了。

      正常来说,那样的骨折直接接上,之后成什么样看命。

      “吃饭!送到李东主那里,李东主是神医。”

      第一个老头大喊,不晓得是说给自己听,还是别人听。

      他儿子的孩子留在家中,媳妇儿跟去。

      那儿媳妇娘家不差,嫁妆多,儿子总找事儿搭媳妇儿,然后儿媳妇对着打。

      两个人谁都不服谁,儿媳妇持家干活不错,不能说嫁过来一起帮着儿子打儿媳妇,就总劝儿子。

      回来后,两个人不打了,儿媳妇说以后挨打不还手,儿子说之前打得不对。

      想来儿媳妇不那么精明能干,儿子也不会总动手。

      今天的肉,是县令送来的,儿媳妇娘家来人,额外找的郎中,看受伤的女婿。

      来了三百多号人,送的东西在院落中堆个小山。

      这就是为什么儿子和儿媳妇打架,自己家说儿子的原因。

      自己儿子有个三长两短的,人家的意思是女儿改嫁,带着孩子走,孩子改姓。

      儿媳妇比较好,说带着丈夫走,不想其他的。

      走陆路一段,接着上了盐帮专门安排的快船。

      船上没带别的东西,除了压舱石,就是自己家的儿子。

      说好了的,眼看着有救,来得及,单独送一人也值得。

      ……

      “歇一歇,累了!哎呀!脚疼。”

      在山路上行走的李易停下来喊,呼哧呼哧地喘。

      永穆公主和小兰擦汗,走山路比跳皮筋累呀!跳皮筋能够轮换着休息,赶路一直前进。

      其他人没问题,羽林飞骑、十六卫、别动队,比起强行军,眼下的程度差远了。

      “一会儿把我们抬起来走,喘不上气儿。”李易继续呼哧。

      永穆公主与小兰脸色微红,她俩懂,李郎故意的,李郎平时锻炼身体的强度也大。

      喘什么喘啊,汗都没出。

      “回去咱俩练一练吧!”永穆公主坐在一块大石头上,小声地对小兰说。

      “咱俩可以了,他们练的跟咱们不一样,拿他们比,不行的。”

      小兰摇头,她知道队伍怎么训练出来的。

      关键训练不能停,天天练,只不过训练量变小。

      “李郎,距离第一个小屋有多远?”

      永穆公主回看来时的路,硬砍出来的。

      没有路了,走山上人少,现在属于林子,高低不等的植物。

      走在前面的队伍拿不同的工具开路,树枝打掉,灌木贴根削断。

      行军时的操作,前面的人为后面的人把路处理好,轮换着上前。

      “天差不多黑的时候能到,近的地方用不着猎人小屋。

      看路况,百姓山上采蘑菇走过,百姓能到的地方,猎人不在乎。

      现在就有采蘑菇的人,组队上山,用木棍打草惊蛇。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看到地上有丢掉的烂蘑菇,洛阳天不那么冷,长安眼下也有蘑菇,品种少了。

      等大雪落下,采蘑菇行动中止。

      但其实蘑菇在冰雪下还能找到,冻了。

      如果有一丛干草,大雪落下来,里面有蘑菇,还能坚持。

      却没人采这样的蘑菇,太浪费时间和精力。

      “李郎,你再想想办法,人工种植松蘑,就是那个叫……叫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“血红铆钉菇的松树钉?种不了,其他的蘑菇你说,我能行。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使劲摇头,开什么玩笑,松露都能够人工辅助培育,松树钉不行。

      其实差不多,松树钉可以把菌肿扔到松树林中,然后再采。

      松露也是,不过松露大概率能确定位置。

      这血红铆钉菇采的时候产量高,尤其在东北,一采一大堆,红松林里最多,其次是别的松林,包括油松。

      “灰蘑行吗?”小兰出声。

      “灰蘑看什么品种,有的可简单了,一筐一筐地种。

      对!提醒我一下,这个百姓可以发展成产业。

      种出来,一钱就能卖给别人一斤,自己从中赚六角钱。

      等工业基础提高,咱们大唐的五角钱一斤,赚三角五分。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想起来他那时的蘑菇,不同的蘑菇价钱不一样,差距太大了。

      都是鲜蘑,百倍价格,人工种的灰蘑生长周期短、产量高。

      超市零售价格一元八的蘑菇,就能猜出来成本多少了。

      他小时候的金针蘑放在罐头里卖,可贵了。

      当时一个月才能赚多少钱啊,一百二三十,一个金针蘑罐头五元多。

      后来金针蘑谁还买罐头,哪都有卖的,轮斤称,一元钱买一大把。

      “到时候百姓随便吃蘑菇和木耳,还有肉,是吧?”

      小兰想着别处的百姓根庄子里的庄户一样,衣食住,根本不考虑。

      “吃是一方面,人啊,还得运动,不然使劲吃,最后得一堆病,就像……呃!有的总不运动太胖的人。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想说安禄山来着,现在人家还是少年。

      之后有了地位,就不运动了,得一堆病,眼睛都失明了。

      出门需要被人抬着走,眼下得可不是,干瘦干瘦的。

      都不用在乎他,知道这个人就行,他掀不起风浪。

      “东主,灞水庄子传来消息,蜀地,有一户人家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小机器人的喊声打断了李易的思路,讲摔骨折的人。

      鸽子飞呀飞的回到李家庄子,宋德一看情况,不敢耽搁,立即打电话。

      小机器人互相之间传递消息,紧急。

      有人骨头断了,腿肿得很粗,乘坐盐帮快船顺流而下,请求东主援手,这人是为了吐蕃送东西回程时被石头砸骨折的。

      “命令游艇出去,换成别的船只运载螃蟹,螃蟹能养几天。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下令,游艇走,速度快,去长江接人,别等人家过来。

      转头他看自己被抬来的飞行器,又瞅永穆公主。

      “李郎是要带我飞过去?我太累了,这次带小兰吧!”

      永穆公主甜甜一笑,推一下小兰。

      “都去,我换个大的,一起去。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说着一挥手,脚下的地面上又出来一个飞行器,个头大。

      周围跪倒一片,很多人这次真正地见到了神仙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