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七章 怒海狂潮(第二更!求订阅,求月票!)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一袖乾坤字数:2537更新时间:25/08/12 15:29:22
      面对李来亨的三堵墙冲锋,耿继茂摆出了铁桶阵。

      由长矛手组成的方阵看起来十分威武,这也是耿继茂最为骄傲的一支军队。

      光是训练他们变换阵型耿继茂就足足训练了半年的时间。

     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。

      现在却是到了他们表现的时候了,耿继茂希望自己的银子没有白花。

      【收集免费好书】关注v.x【看文基地】推荐你喜欢的,领现金红包!

      至于尚可喜那边情况也差不多,负责冲击他那边的是李定国的部众。论实力丝毫不弱于李来亨。

      尚可喜也是拿出了看家本领,丝毫不敢大意。

      双方都是屏息凝神,拼尽全力准备这一战。

      因为他们很清楚这一战关乎到整个战局的走向。

      明军能否一口吃下耿继茂、尚可喜,二人能否冲出封锁全看这一战的了。

      相较之下显然施琅的决心就没有那么足了。

      他本来觉得可以跟着耿继茂捞些油水喝,却不料竟然陷入了泥潭之中。

      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他的一只脚已经陷入了泥潭,能否抽身而出全看他自己。

      如果他想还是能够保个全身而退的。

      毕竟有耿继茂和尚可喜跟明军纠缠,不会有人刻意注意到他。

      趁着乱局逃走不失为一条良策。

      但是施琅显然还没有下定决心,或者说他还不甘心。

      在耿继茂和尚可喜显露出彻底的败局之前施琅还想再挣扎一下。

      人若是没有梦想,那和咸鱼有什么分别?

      谁说他们一定会输,明军一定能赢的?

      在分出胜负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。

      仗是打出来的,不是预测出来的。

      所以,施琅决定再等等看。

      等待的过程是煎熬的,施琅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。

      他象征性的派出一些军队配合耿继茂抵抗明军的冲锋。

      他很显然他不打算把全部的兵力搭上。自始至终他的嫡系军队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

      如果有什么变数,施琅可以确保在第一时间就能跑路。

      不得不说明军的骑兵冲锋给施琅一种水银泻地,神挡杀神的感觉。

      这种无敌的气势让他觉得自己很是渺小。

      或许是施琅过于执着于海战,当他看到这种从未见过的启禀冲锋时,一时竟然痴了。

      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了这冲锋是来自于对手,如果明军继续这个势头下去,倒霉的只能是他。

      施琅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。

      顶住一定要顶住啊。

      不得不说重步兵对上骑兵确实没有什么明显的劣势。

      阵型优势让清兵们在面对骑兵强大的冲击力时有了一战之力的底气。

      但明军也不是省油的灯。

      清兵有长矛,他们也有!

      而且他们的马匹也是周身包裹了铠甲的,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惧清兵的长矛阵。

      眼瞅着明军毫无顾忌的冲锋上前,施琅整个人都傻了。

      这简直就是把整个身体抛出去啊。

      难道明军真的个个都不怕死?

      这都是什么神仙啊。

      施琅只觉得这一切都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认知。天底下怎么可能有这么可怕的人物。

      怪不得当年洪承畴围剿西南而不得。

      有闯营、西营的这些老兵在,便是八旗兵亲自来也不一定能够占到便宜。

      渐渐的施琅觉得有些不妙了。

      虽然他不精通这种骑兵步兵对冲的阵仗,但他很明显的感受到了双方气势上的差异。

      这种差异足以使得战局发生微妙的变化。

      一点一点,不知不觉的,就像是滚雪球那样。

      当然明军的冲击速度还是受到了很大影响的。即便骑兵们包裹的再严实,毕竟是冲到了步兵阵中,速度下降在正常不过了。

      但他们也只是速度下降,并没有完全停下来。

      事实上哪怕是这种速度对明军来说也够了。

      毕竟清兵几乎是静止不动的,而明军可以不停的腾挪调整位置,来让自己以一个更为舒服的姿势应对敌人的反击。

      施琅吞了一口吐沫,身子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。

      虽然他现在的位置距离明军还有很远一段,可本能告诉他离的明军越远越好,谁也不希望面对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。

      要不要跑路呢?

      这是施琅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  战场之上的局势瞬息万变,也许一个微小的变化就能彻底改变走向。

      目前的情况明军虽然占优,但肯定没有到一边倒的程度。

      施琅担心的是一旦转变为一边倒,他就来不及再做选择了。

      按下这些且不表,却说李来亨率部冲入敌阵之中,一时间却是杀红了眼。

      自打江西之战后他许久没有打过这么酣畅淋漓的大战了。

      虽说凤阳等府也是他率部拿下的,但那些清军绿营们实在不堪一击,有的甚至不做抵抗就投降了。

      这让李来亨大失所望,觉得很不过瘾。

      诚然从大局来讲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理想的结果,但李来亨就是觉得不过瘾。

      现在好了,他终于得到了机会发泄,可以好好释放一下情绪了。

      这一切自然得感谢皇帝陛下。

      如果不是陛下给他这个机会,充分的信任他,现在李来亨怕还是在南直隶训练新兵蛋子呢。

      仗是一场一场打的,优势是累积出来的。

      所以李来亨并没有盲目的去展望北伐的事情,而是着眼于当下,先把这一仗打好。

      三堵墙冲锋是老闯营的拿手好戏,强调的便是骑兵之间相互的信任。

      毕竟这种密集冲锋下,骑手们没有任何的空间做出调整。

      要么是碾压式的一场大胜,. 要么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惨败。

      这种压迫性的打法会给对手强大的心理压力,犯一些平日里不经常犯的错误。

      而对李来亨来说,只要有一个口子,哪怕再细小他也能够抓住并无限扩大。

      “杀虏报国!为了大明,为了陛下!”

      明军气势如虹,如同钱塘江的大潮一般汹涌。

      而清兵们就像是面对大潮的岸石,一脸的茫然无措,被拍了个七零八落。

      一时间他们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气势荡然无存,个个丢盔弃甲抱头鼠窜。

      明军实在太可怕了,眼瞅着他们用枪尖挑起人再狠狠甩出去谁能顶得住?

      …

      …